2025-08-18
车削与铣削加工驱动系统的集成与升级,推动制造效率的跨越式提升
分类: 公司新闻
分类: 新闻焦点
其他新闻
联系我们
当车削的旋转切削与铣削的多刃加工深度结合,形成车铣复合加工技术时,这种集成制造的优势正成为推动制造效率跨越式提升的关键力量,进而重塑零件加工的生产节奏。
车铣复合加工的核心在于“一体化”这一理念。它将车床的车削功能与铣床的铣削功能集成于同一台设备中,只需一次装夹工件,即可完成圆柱车削、端面铣削及螺纹加工等多种工序。以汽车变速箱的轴类零件为例,传统加工方法需在车床和铣床上多次装夹工件,而定位误差极易导致同轴度超出公差范围(最高可达0.05毫米以上)。然而,采用车铣复合加工技术,只需一次性完成装夹,并通过动力刀塔实现车刀与铣刀之间的自动切换,同轴度可精确控制在0.008毫米以内,同时使加工周期缩短30%以上。这种“一站式”加工方式不仅大幅减少了装夹次数,降低了人为干预带来的误差,还显著提升了零件精度和生产效率。
在应用领域拓展方面,车铣复合加工已成为模具制造的“高效利器”。在复杂模具型芯与型腔的加工中,传统方法需先进行车削加工,再将工件转移至铣床完成花纹和孔洞的铣削,这一过程因工序衔接耗时较长而效率低下。而车铣复合加工技术依托多轴联动与动力刀塔,可直接在模具毛坯上一次性铣削出精细纹理、斜孔等复杂特征,无需二次装夹定位。以手机壳模具加工为例,该技术可在一次装夹过程中同时完成型腔铣削及模具周边轮廓的车削加工,使模具制造周期缩短40%,有效助力模具企业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加速产品迭代升级。
在技术发展方面,车铣复合加工正朝着智能化和高精度方向迈进。智能编程软件能够自动识别零件特征,并生成最优的加工路径。操作人员只需导入三维模型,即可一键生成车铣加工程序代码,大幅降低了编程难度。同时,高精度直线光栅尺与伺服电机的广泛应用,使设备的定位精度达到0.001毫米。在加工航空发动机燃油喷嘴等高精度零部件时,该设备可实现燃油喷射孔的加工,其孔径公差控制在±0.003毫米以内,完全满足高端制造领域的严格精度要求。此外,设备配备的在线检测功能可在加工过程中实时测量工件尺寸,一旦发现偏差便自动进行补偿,从而确保每个零件的加工质量始终稳定可靠。
尽管车铣复合加工具有显著优势,但也受到设备成本高昂和技术人才短缺的制约。一台车铣复合加工中心的价格是普通车床的3到5倍,这给中小企业的采购带来了压力;同时,操作该设备需要掌握车削、铣削及编程等多项技能,而相关人才的培养周期较长。然而,随着产业升级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其长远效益。这些企业通过校企合作培养专业人才,同时,设备租赁模式也有效缓解了采购压力。未来,车铣复合加工将与数字孪生技术相结合,通过虚拟仿真模拟加工过程,提前优化路径规划,进一步释放效率潜能,持续推动制造业实现效率飞跃,使“高效精密制造”从理念变为现实。
让我们携手共创辉煌!
版权所有 © 2025 粤翼精密科技(广东)有限公司